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

工程師的教育?訓練?

成為一個橋梁/建築工程師,有"習得基本知識"、"累積實務經驗"、"開創/面對新挑戰"三個階段:

習得基本知識: basic is everything
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大學教育裡取得成為橋梁/建築工程師(或我們稱為土木技師、結構技師、大地技師)的基本知識,可惜大部分的人在學期間都沒學好。因此,如果你是一個新進人員,請務必清楚地認清自己在這些"基本"知識上的"嚴重匱乏",並且趕快補足(趕快把課本找出來,用力讀用心讀)。補足到一個"基本"的程度---就是通過技師考試的程度,或是,擁有通過技師考試的能力但懶得/沒空準備考試,如此你才具備與其他人對話的條件,才不會成為團隊績效的絆腳石。

累積實務經驗: try and error/ just do it
所謂"實務經驗"就是滿足"客戶需求"的所有過程。因為客戶需求是目標的定義(可能是畫出設計圖或是建造出一棟房子),而不是手段的限制,導致業界關注的是如何在最大利潤下滿足最低需求,而非更高品質或更具價值的貢獻。這也使得實務經驗的傳遞沒有系統或方法(因為沒有短期利潤、也很難看見長期回收的效益,就沒人把時間花在建立經驗傳遞的平台及方法),必須靠個人try and error/ just do it and learn的模式累積。因此,如果你是一個新進人員,請不用過度焦慮、只要大膽面對任務並盡可能地把腦中知識實踐化、小心驗證自己的邏輯及成果的正確性,若面對問題久無對策亦可諮詢較資深人員、或請主管協助,最重要的是避免出大錯(無可挽回的錯誤, eg.必須賠錢、或是建物不安全),然後一步步累積"經驗值"。

開創/面對新挑戰: never end
工程師已經被要求跳脫技術本位思考,必須以管理者、創新者的多重角色處理專案。
你的案子中有"新技術"嗎? 你的投標簡報內有"節能減碳"的方案嗎? 你能幫業主增加收益嗎? 你能用更少的人力達成任務嗎?
當主市場從"設計"變成"檢測"又變成"耐震評估及補強",你是否跟得上新知識的變化?你仍然是技術的領先者嗎?
當台灣市場飽和,必須轉型以國外市場收益支撐公司運作時,你的組織是否已作好轉型?你的人力資源是否可以勝任?

你能...你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