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

現勘與GoogleEarth(Map)

"前輩,你記得每一座設計過的橋嗎?",在電梯緩緩上升的時候,我好奇地問了公司內戰將級的資深工程師。
"不記得全部吧,有的連蓋在哪都不清楚,就畫(細設圖)出去啦",像是我問了個怪問題般,他笑笑地回說。
想想,確實是這樣。在大公司裡,一個案子分工成許多部分: 有人負責開會,有人作整體配置,有人作報告,有人畫圖,有人分析,有人作預算。其中,圖面還會依類別再細分由不同人完成(結構平立面、標準圖、結構詳圖等)。若工程師在某專案只需作分析或結構詳圖繪製,的確可能連橋蓋在哪都不用確切知道(只要掌握橋梁本身配置及型式)就可以進行工作。不過,若是負責整體配置、研擬議題解決方案或是施工規劃等與現地條件汲汲相關的工作內容,對於現況的熟稔,甚至該區域未來的發展都必須確實掌握。而現勘,則是掌握現地條件相當重要的步驟之一。
為了讓現勘更加有效,就像求學念書一樣,"預習"很重要。
但是"預習"確實有難度。因為要憑著缺乏經驗的腦袋邊看著抽象的2D地型圖,邊幻想現地狀況真的不容易。好在,現在的工程師多了一個工具: Google Earth(Map)。
人不在現場,卻彷彿親身經歷。從第一人稱視角,或從太空的視角,即便是國外的案子,你都可以先用Google Earth(Map)現勘一次。
作簡報,還可以利用3d building或是sketch套繪3d效果圖。
最重要的是,一切免費(It's free)。
雖然地圖可能沒有update,但從"預習"的角度來看,已經相當夠用。

感恩Google工程師們偉大的發明。

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橋墩結構設計-RC橋柱

鋼筋混凝土(RC)橋墩是極為常見的橋墩類型。
在這裡我們先談橋柱的部分。
[帽梁(cap beam)屬於梁設計或托架(bracket)設計,而橋墩基礎牽涉大地議題比較適合另外討論]

你我都知道,不管哪一類的結構設計,設計(或計算)決不是透過ppt或是網路文章就可以學會
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學方法以及自己動手做:
科學方法用於橋墩設計
科學方法 = 確認問題-->蒐集資料-->建立假設-->驗證假設-->解決問題
用在橋柱設計上就是:
問題:如何將橋柱設計的滿足安全性
蒐集:橋墩設計指引、案例計算書、RC書籍、規範、圖說
假設:滿足規範所訂設計準則即可滿足安全
驗證:比對手中規範準則與計算書,並查得書籍瞭解原理,參照圖說如何反應計算書與規範要求,並確認案例已完工並安全無虞
解決問題:列出規範中相關準則,並模仿或檢驗計算書流程,建立屬於自己專案的計算書,並發展符合規範及計算書結果的圖說

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

工程師的教育?訓練?

成為一個橋梁/建築工程師,有"習得基本知識"、"累積實務經驗"、"開創/面對新挑戰"三個階段:

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

寫報告的邏輯

進入業界數年後,你肯定必須從單純的設計者轉變成規劃者(不論你想不想),這是因為你會變老,而公司會引進新人。

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

線型與結構平立面圖

為了繪製結構平立面圖,取得線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
線型通常是由路工工程師定線而得,是橋梁設計最前面的工作。不論是公路、鐵路或捷運,對於線型的變化控制皆有規定。
結構平面圖
藉由平面線型及車道配置需求(或捷運軌道車輛動態包絡線及逃生步道配置),考量護欄寬度(初步可依他案經驗概估)後,可以繪出結構外緣線(ie:直線offset需求寬度=結構外緣線),再套入現地地形map檔,即可畫出結構平面圖。此外,依需要還會標註其他附屬資訊,如專案起迄里程、伸縮縫型式、橋墩位置、引道擋土牆範圍等。
繪出結構平面圖後,橋梁工程師應優先檢查結構外緣線是否有侵入臨房地權,是否與既有結構衝突,消防空間是否足夠等問題。
(待續...)

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

現在做的事都是為了未來做準備

"現在做的事都是為了未來做準備",那天我對即將離職的同事說。
離職在即,長官持續對他"加載",我也毫不客氣地對其"成果"提出建言,希望他繼續補強。
他笑了笑說,"學長,裡面就你對我最壞"。
我回說,"傻傻的,現在要你做的事,都是在替你的未來做準備"。

這句話才是受用一生的吧。

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

結構系統

組長告訴主辦說:"你先把結構系統決定",我在一旁聽著。